我国法制史112题
我国法制史中或许考判别的当地
1(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发布成文法的活动。
2( )是我国历史上第2次发布成文法的活动。
3( )是自己做了坏事而又掠别人美名,( )是得寸进尺,( )是肆无忌惮地杀人。
4“不用命戮于社”是夏启《 》中记载得一条最早的军法。
5西周时期有“三赦”之法,三赦是:一曰( ),二曰( )三曰( )。
6西周有三宥之法,即( )( )和( )。
7西周时期过错称为( ),成心称为( ),惯犯称为( ),偶犯称为( )。
8西周时期设有专职的官员办理契约事宜,称为( ),( )是适用于生意联络的契约方法;( )适用于假贷联络的契约方法。
9西周时期婚姻订立的三大准则是( )( )( )。
10()集各国立法之大成,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较为体系的封建成文法典。
11西周时期,但凡民事案子一般称为( );刑事案子称为( )。
12西周时期在审判完毕后,要向当事人宣读判定书,称为( ),监犯不服判定的,能够要求上诉再审,称为( )。
13“圜土”所关押的是特定目标,即未达到处以五刑程度的细微违法者,其时称为( ),并由( )专门办理。
14( )是加在脚上的木制刑具,( )是加在颈上的木制刑具。
15汉律有《九章律》《 》《 》和《 》。
16东魏的《 》有刑事法令的性质。
17西魏编有《 》成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法令方法。
18官当正式规则在《 》和《 》中。
19秦清晰规则了法官的职责,但凡成心加剧或减轻判刑,承当( )的职责;但凡成心有罪不判或经过篡改案情,使罪犯达不到判刑规范的承当( )职责;因为过错而形成适用法令的过错,承当( )职责。
20汉朝规则治安官吏凡“群盗起而不发觉,发觉而弗捕满品者”构成( )罪。
21徒刑最早在( )朝时已有。
22秦朝把讯问被告称为( ),庭审案子称为( )。
23秦朝规则在押犯在接到判定后,如表明不服,能够请求再审,称为()。
24秦朝规则( )( )( )等羞耻刑。
25汉代死刑分为三种( )( )和( )。
26汉朝统治者为了制止官吏结党,对有朋党行为的官吏及其亲属,施行终身不得为官的处分,此种惩罚称为( )。
27秦朝( )作为中心司法机关长官,审理全国案子。
28秦朝时在发作严重案子时,还施行由丞相 御史大夫和廷尉等官吏组成的一起审理准则,时称( )。
29西汉武帝今后,在京师设置( ),但凡京师与中心机关有滞狱和冤狱及司法官违法行为,都有权加以监督。
30北齐时期正式设置( )。
31秦朝把杀伤人 盗窃等损害封建统治的违法,列为严惩目标,这类违法称为( ),把 称为( )。
32汉申述方法分为两种:当事人或亲属直接到官府指控,称为( );官吏代表国家纠举违法,称为( )。
33西晋已执政堂外设( ),答应有严重委屈者击鼓鸣冤,直诉于中心。
34汉朝详细询问被告,称为( ),在详细询问获得口供后,为避免监犯翻供,施行( )准则;判定后向被告及其亲属宣读,称为( )。
35南朝创建( ),如罪犯不服罪,则隔绝饮食,过三日才许进食少量的粥,以之逼供。
36《 》在吸收北齐重罪十条的基础上正式形成了十恶准则。
37自《 》修订完后,唐根本法典即告定型。
38《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体系的行政法典。
39宋朝法令方法除了律 令 格 式外还有( )和( )。
40《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法典。
41唐律中规则了贵族官员的封建等级特权准则,集中体现为( )( )( ) ( )( )等特权方面。
42《宋刑统》对动产中的( )阑遗物( )无主物( )等一切权都作了清晰的规则。
43唐朝时不计利息的假贷称为( ),附计利息的称为( )。
44宋朝施行盐 茶 ( ) ( )官营专卖。
45唐代职掌中心司法审判权的是( )。
46唐代御史台下设( ) ( ) ( )三院。
47唐代中心和当地发作严重案子时,由大理寺 刑部和御史台长官会同审判,称为( )。关于当地上的大案,如不方便解送中心审理,则派大理寺评事 刑部员外郎和督查御史为( )前往审理。
48唐代申述准则存在两种方法,分别是( )和( )。唐还规则了直诉准则,凡有冤无处申者,能够经过( )和( )向皇帝告知。
49宋太祖为加强对中心司法机关的操控,又另立( )是大理寺降为慎刑机关。
50唐代在当地上州设( )或( )加强司法机关,又在县上设( )。
51宋代在州县上树立( )作为中心在当地各路的司法派出组织。
52宋代施行( )即监犯否定其口供,且所翻情节实碍重罪时。改由另一法官或司法机关审理,转换司法官审理,称为( );转换司法机关 审理,称为( )。
53唐太宗时期将行刑前的三复奏改为( )。
54元朝第一部成文法典是( );后来又修订了一部齐备的法典是( )。
55创始了律例合编的法典编纂先例的是( )。
56我国历史上最终一部封建成文法典是( )。
57《大清会典》也称五朝会典:( ) ( ) ( ) ( ) ( )。
58清政府专门树立了( )作为办理少量民族事务的中心机关。
59元代树立( )替代大理寺掌管审判。
60元代树立( )专理蒙古贵族王公案子;树立( )专理宗教审判;还树立( )兼掌军法审判。
61奸党罪为()朝创建,上言大臣德政罪也为()创建。
62明朝死刑分为()()两种,分为( )和( )两种处理景象。
63明朝凌迟刑正式载入了《 》。
64枷号是()朝创建的羞耻刑。
65*元朝把居民分为四等,分别是( )( )( )( )
66清入关后,即在北京周遍区域( ),分配给满洲贵族及八旗军士。
67明清在有关遗失物 埋藏物和无主土当地面,突出了( )准则。
68明清时树立契约一般都有附署人,首要有( )和( ),合称( )。在各种民间契约中附署的中心人为( ),假贷租赁契约的附署人称为( )。
69()朝开端对媒妁进行规范化办理。
70清朝第一部正式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
71明改御史台为( ),与刑部和大理寺合称为( )。
72明清家长的权利进一步扩展,首要包含( )权和( )权两种,其间教令权又包含( )和( )权73*明清时“以一人而为两家之后”即一子继两房为( )。
74明按省把全国划分为( ),共设( )110人,直属督察院,分掌当地督查作业。
75明清主审机关是( ),( )是全国最高督查机关。
76明申述方法与前代相同,分为( )( )两种。
77明朝凡发作严重疑难案子,由刑部 大理寺 督察院一起详细询问罪犯,然后将审理成果奏报皇帝,称为( )。
78明执政堂上杖责大臣的准则,称为( )。
79明成祖树立宦官间谍组织,称( )。
80清案子经秋审或朝审后,分为四种状况处理,分别为( )( )( )( )。
81( )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
82清“预备立宪”活动中,发布的两个宪法性文件是( )和( )。
83(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近现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
84(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民法典草案。
85清末商事立法的第一阶段首要由( )担任,第二阶段由( )掌管起草。
86《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选用( )的编制。
87清末曾改刑部为( ),大理寺为( ),在各级审判厅设置相应的( ),并在诉讼程序上施行( )
88清时领事裁判权正式建立在( )及随后的( )中。
89我国历史上仅有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是( )。
90*封建制五刑正式建立于( )律中。
91“准五服以制罪”首立于( )律中。
92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性文件是( )。
93( )是我国近代史上发布的第一部正式的宪法。
94(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颁行的民法典。
95( )是第一部由劳动公民拟定的,保证公民民主准则的根本大法。
96中华民国时期,诉讼程序为( )制。
97土地革命后期影响最大,施行区域最广,适用时刻最长的土地法是( )。
98抗日时期边区创设新罪名为( )和( ),并创设新刑种为( )。
99规则“六禁”的法令是( )。
100清末发布的过渡性刑法典是( )。
101与《大新鲜刑律》华章编制相同,并且是在《 》基础上稍加删去而成的是( )。
102“八议”建立于( )律中。
103“十恶”建立于( )律中。
104《我国土地法纲要》发布于( )时期。
105《陕甘宁施政纲领》发布于( )时期。
106《陕甘宁边区宪法准则》发布于( )时期。
107北洋政府的审判机关分为四级,中心设( )。
108《名例律》最早规则于( )律中。
109夏朝一般监狱称为( ),中心监狱称为( )。
110商时的监狱称为( )。
111“春秋决狱”的特点是( )。
112“重罪十条”首立于( )律中。